「父亲,我要嫁给太子!」孟景华急不可耐地出声。
听到这句话,我知道孟景华也重生了。
父亲欣慰地点了点头,高兴道:「华儿,你终于想通了。」
孟景华上前撒娇道:「此前是女儿一时糊涂,现下女儿想通了,做那劳什子的将军夫人,哪有当太子妃来得威风体面?」
而后又低头娇羞道:「况且太子人生得温文儒雅,想来定是位体贴的如意郎君,女儿是愿意嫁给太子的。」
「好、好、好,我的华儿是个有福气的。」父亲连说了三个好字,然后将目光转向一旁低眉顺目的我,淡了神色,冷冷地说,「既然你妹妹要嫁给太子,你就去嫁给穆钊吧。穆家虽是武将,于你而言,也是难得的好夫家了。
「你嫁过去后,一定要让穆家多帮着太子,须知你们姐妹,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,只有你妹妹这个太子妃之位坐得稳当,咱们孟家才会爬得越来越高。」
听到他这番话,我心下冷笑:上一世我嫁给太子时,他也是这么对我叮嘱的。
合着不管我嫁得好,还是嫁得差,都得帮着孟景华呗。
他这心呐,可算是偏到爪哇国去了!
孟景华听见父亲这样叮嘱我,眼中闪过幸灾乐祸,对着我笑道:「恭喜姐姐要嫁给穆将军了,穆将军那般神仙人物,能嫁给他,当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。
「希望姐姐日后与穆将军琴瑟和鸣、举案齐眉啊。」
不知内情的人听到这几句话,怕会觉得孟景华是真心实意在祝福我。
可重活一世的我知道,她根本就是在嘲讽我!
上一世,父亲一心将孟景华当作太子妃培养,谁知孟景华竟一心爱慕着定国将军穆钊。
在即将参加太子妃大选之际,以命相逼求父亲将她嫁给穆钊。
父亲向来宠爱她,见实在劝不动她,竟真的同意将她嫁给穆钊。
而我则代表孟家参加太子妃大选。
我孟家女本就是皇上中意的太子妃人选,我顺理成章被太子看中,成为太子妃。
孟景华如愿嫁给了日思夜想的小将军,欢欢喜喜地备嫁。
而父亲生怕他宠爱的女儿嫁去将军府受了委屈,日日在我耳旁教导我,哪怕成了太子妃也要以家族为重,日后要多帮衬孟景华。
那时我觉得父亲只是为了家族繁荣昌盛才会让我多帮孟景华,到此时此刻,我才知道,他竟那般宠爱孟景华,无论我高嫁还是低嫁,都要做她孟景华的陪衬。
我与太子订婚之后,太子对我是事必躬亲,抬来的聘礼也是历来迎娶太子妃规格最高的,在婚礼流程上,他全程执着我的手,生怕我受到委屈和难堪,给足了我尊重体面。
更是在我嫁入太子府之后,将近身伺候的侍女都换成了男子,有人调侃他,他便说是为了让我安心。
这一举动让整个盛京的女子都艳羡不已。
孟景华成亲那日,边疆突发暴乱,穆钊连洞房都没来得及入便身赴战场。
三个月后,穆钊在战场上身受重伤昏迷不醒,被送回定国将军府时,已经是活死人的状态。
孟景华刚嫁过去,便要守活寡,她自是不愿意,闹着父亲要和离。
父亲也是真疼爱她,竟真的上门去找穆钊的母亲商议和离之事。
穆钊母亲自是不同意,父亲竟又求到皇上面前。
皇上大怒,斥责了他一顿,他才战战兢兢回到家,歇了让孟景华和离的心思。
出了这档子事,孟景华在穆家的日子自是不好过,整日以泪洗面。
太子则从未在意过我娘家闹出的那些笑话,一如既往待我很好。
唯一的不好就是我们一直不曾圆房。
我曾明里暗里暗示过,他却始终不为所动。
太子府中有一偏院,太子日日夜间都要去那里待上个把时辰才回房。
我曾问过太子去那里干吗,太子只说是去那里处理公事,要我别去那里打扰他。
我心下生了疑惑,在一日趁着太子外出时,闯进了那偏院,却发现本该外出的太子,竟将一个绝色男子压在身下,两人正在行周公之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