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书法 >

古代贵门小女生存指南小说免费云灵温英安小说完本在线阅读

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6-21 17:17:39

,花满树,莺啼楚岸春天暮。,春意盎然、生机勃勃。,三年一次的会试便在今日放榜。,外围的百姓们纷纷在议论,今日会不会有榜下捉婿的大热闹看。,一座三进三出宅子内,大房的院子里许多小丫鬟和婆子们,正神色紧张、紧锣密鼓的忙活着。。“再去多烧些热水来,怕是不够用了!”“大夫呢,来了没有?”“大奶奶,您用力啊!”

“使点劲大奶奶,这关键功夫可不能泄气啊!”

屋里两个稳婆焦急的大声道。

其中一位稳婆心道,这大奶奶也不是头胎了,怎么会生这么艰难。

床上一位正满头大汗、直呼着大气的美妇人突然尖叫一声。

“不好,这孩子太大生不出来!”对面的稳婆惊慌的抬头,二人相互一对视。

糟了!

美妇人一听,有些苍白的面容瞬间一点血色都没有了。

她嘴里不停的喃喃“不要…我的儿…不要…大爷呢,大爷呢”

“大奶奶,已经派人去贡院找大爷了,您现在不能放弃啊”云灵红着眼紧握美妇人的手道。

“叫的大夫呢?人呢?来了没有!”那稳婆朝着外面大喊道。

“来了,来了”门外有婆子喊了一声。

一位花白胡须的大夫蒙着眼睛,被韩嬷嬷飞快的拽了进来。

老大夫也不恼,深知妇人生产惊险万分,只是简单的缓了口气,便立即由韩嬷嬷扶着去把脉了。

撕裂般的疼痛让美妇人叫的更加大声。

老大夫诊完脉后,又询问了稳婆所了解的情况,当下已有决断,先是喂了一粒药丸给美妇人,随后拿出银针,让稳婆配合着找位置。

两个稳婆明显不是第一次遇见这般,当即点头。

偏房内,刘氏正抱着大孙子温英安,时不时的看着院子里主屋的方向。

旁边还有个三岁的小姑娘正哭着找娘亲。

刘氏被大孙女吵得不禁皱了下眉,随后叹了口气安抚道“柔姐儿乖,娘亲正在生弟弟呢一会便出来了,莫让你娘亲担心”

刘氏说是这么说,但心里也嘀咕,刚才听里面喊胎位不正,怕不是要出事啊。

老爷正在衙门当值回不来,大儿子又去贡院看榜单…万一…

“母亲别担心,大嫂也不是头胎了,不会出事的”小刘氏瞧见自家婆婆露出担忧的模样,立即开口道。

小刘氏怕是在场最轻松的一个,当年她和大嫂前后脚进门,都争着要生下温家长孙。

现如今,无论大房这一胎是男是女,长孙的名头已经是她儿子的了。

两个儿媳妇中,刘氏对小刘氏更加亲近,一是因着小刘氏是自己嫡亲侄女,二是因着一进门就给自己生了个大孙子。

不像老大媳妇…虽说是先开花后结果…

柔姐儿又生的好看,日后恐怕有大造化,自己也愿意多疼几分。

但倘若这一胎还是个女娃,那就别怪她要给老大纳妾了。

总不能老大身为长子,弟弟的儿子都会跑了,兄长膝下还没有个能顶门户的吧,这哪成啊。

唉…希望这一胎是个儿子…庶长子总归不如嫡长子的。

“哇”……突然一道洪亮的婴儿哭声响起。

众人下意识的起身。

片刻,其中一个稳婆朝着众人行了一礼道“恭喜太太,喜得千金!”

当时得知生下来是姑娘后,稳婆也失望了片刻,毕竟接生是小郎君的话赏钱会更高一些。

但好在老大夫医术高明,母女平安,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…

只可惜那位奶奶的身子…

突然,屋内众人神色各异,下人们低着头不敢吭声,小刘氏轻遮了下嘴角掩饰笑意。

温以柔迷惑的看向祖母,不是说母亲生的是弟弟吗?

二岁的温英安坐不住了,想下来玩,略微愣神的刘氏把他放了下来,压下心中的失落开口道。

“真是辛苦了,一会走的时候记得朝管家一人领五两银子”

稳婆一听当即就咧开嘴“诶呦,那多谢太太了”

她还以为这次最多能领三两的赏钱,没成想温家如此大方,一个丫头片子就给了五两。

也难怪温家不过是个小官门户,却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,有着三进三出并东西跨院的大宅子。

这可是在这儿明福巷中极少见的,她甚至见过有的六品官家,还得租着宅院过活呢。

这温家啊,怕是有些家底呢!

崔氏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,觉得自己好像在鬼门关走了一趟,她闭着眼睛,泪水从眼角滑落。

云灵心疼的开口道“姑娘,您别伤心,少爷会有的,你得养好自己的身子啊。”

她抱着还在嚎啕大哭的二姑娘,松了口气道“您看看咱们的二姑娘,长得多好啊,奴婢听稳婆说二姑娘声音洪亮,以后身子必定结实着呢”

这世上小儿早夭都是寻常之事,身子结实代表着能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。

方才大夫也说,就是长得太好了在母体里有些大,这才胎位不正,险些生不下来。

崔氏依旧闭着眼睛默不作声,云灵见崔氏不想看二姑娘,心里叹了口气,轻声唤来了奶娘将其抱走了。

“姑娘,您别哭了,大夫说了您得养好身子啊”云灵握着崔氏的手道。

崔氏缓缓地睁开眼,带着哽咽着道“刚才你也听到大夫如何说的了,我这身子…我这身子…”

崔氏再次痛哭了起来,连生两个姑娘,身子又大伤了。

这次婆母怎么也得给相公纳妾了,她本就不如二弟妹和婆母亲近。以后在这温家,她还怎么站住脚啊。

“姑娘,大夫不也说了,好好养上几年,孩子还是会有的”云灵温声细语的继续劝说道。

“您是长媳,大爷又是这温家最有出息的一个。

况且,咱们老爷和太太又即将升迁进京任职,到时候这温家谁都没有您家世高,旁人怎么也迈不过您去”

清河崔氏可是世家大族,不过崔氏他们家只能算的上旁枝,崔氏的父亲如今是豫州从六品同知。

而温家的老爷,崔氏的公公是吏部的七品笔帖式。

别看温老爷品级比崔氏父亲低,但却是京官,又是在掌管百官升调的吏部。

因此,两家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。

温家如今一共三位爷,都还在科考。

温老爷所在吏部,对于官员的升调自然知道的更多,崔家又是亲家,因此他格外关注。

前不久就告知崔氏,让她给崔家递信。崔老爷一家很快会升迁进京了,定的官职还是从六品的大理寺寺副。

这也是为什么云灵劝说崔氏的底气,娘家官地位高了,在婆家自然好说话了。

崔老爷虽然品级没变,但却从个地方官一跃为京官,还是大理寺这种有实权的衙门!

这不是妥妥的升迁吗!要知道京城的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。

有多少个地方官,一辈子都成不了京官。

况且七品官升到六品是一个槛,又有多少的小官,在官场混迹一辈子都达不到六品。

“中了!中了!”屋外突然变得嘈杂起来。

崔氏和云灵同时看向了门口,韩妈妈满脸笑意的走了进来,激动的开口道“大奶奶,咱们大爷中了!”

温家大爷温昌柏一早,就迫不及待德去贡院门外看榜单去了。因此,崔氏生产他没在家中。

“真的?”满脸泪痕的崔氏眼睛一亮,方才所有的阴霾仿佛立即烟消云散。

“是真的!大爷会试第二百名!”韩妈妈扬着声音道。

“恭喜大奶奶!”屋内的下人们立即笑着道喜。

“好,好,好!各赏一个月的月钱!”崔氏再次红着眼睛笑着开口道。

“多谢大奶奶!”

会试中了,殿试基本也会按照会试成绩上下移动几名。

会试第二百名,之后殿试估计会得个同进士出身,这样的名次在那些世家勋爵面前都不值得一提。

但那又如何!

同进士亦是进士!进士出身就是会比那些个举人出身的官途更顺遂一些。

更别说公公还是在吏部当值、日后也好帮衬夫君。

举人、秀才之类的虽然也能谋得一些小官职,但这一生也就到头了,撑死了不过七八品的地方官员,更别说回京了。

可进士不一样啊,就崔氏知道的本家那些人,同进士出身最后官至四品的都有好几个。

崔家是大族,族内女子哪怕是旁枝,若是好好谋算一番,当个地方县令、县丞之妻绰绰有余。

可自己当初嫁给了个七品小官的儿子,还只有个举人的名头,也惹了许多姐妹笑话。

崔氏也是个才女,要不是自家官职不高,也不能这般为自己谋划。

想起曾经那些姐妹们满是异样的眼神,崔氏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一把。

温家也算是有五代人在京城为官了,算上柔姐儿这一辈就是六代人,祖上也是出过五品京官的。

在京城,温家还是有不少人脉的。

不然他们现在,住的三进三出的大宅子是哪来的?他们这一支可是温家嫡系!

温家族内除了自家公公这一支,还有两支也在朝中为官,宗族则是在京郊的上等村中,举人、秀才之名的族人也有几个。

也算得上是个官宦之家,书香门第了。

崔氏此刻满脑子想着自己以后,一步一步成为京官夫人,曾经的那些姐妹巴结自己的模样…自己是嫁对人了!

“看来咱们二姑娘还真是个小福星呢,一出生爹爹就高中了!”韩妈妈太了解自家姑娘此刻在想什么了,立即顺着往下继续道。

果然,崔氏一听,心里对于刚出生二女儿的不喜减少了许多。

云灵佩服的看了眼韩妈妈,心道还是妈妈有法子,不然二姑娘不得生母喜爱也太可怜了。

,得知自己的二女儿降生虽然一开始也有些失落。,一出生自己就中了榜,心里也好受了许多。,得知自己大儿子会试中榜,二孙女又出生,开心的晚上多喝了一壶酒。!,原本是“弟弟”的妹妹长什么样子了。…丑…皱巴巴的…不过她是姐姐,一会好好保护她的。“妹妹的手和脸都好软啊~”,今年殿试较前几年都早些,半个月之后就要开始,所以之后的洗三礼没有大办。很快就到了殿试之日,一甲取三人,二甲取一百五十二人,三甲取一百九十五人。

温昌柏高中二甲一百五十二名,竟是个二甲的成绩!

相比会试成绩,名次提高了不少啊!

本来同进士就已经让崔氏大喜了,没想到自家相公运道如此好,竟然争了个二甲最后一名!即便如此那也是两榜进士,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终究是不一样。

满月宴这一天很快就来了,因着洗三礼没怎么办,温老爷决定满月宴要大办一场。

和温家交好的人家,也都是七八品官宦门户之流,九品以及一些重要衙门的吏员更是不少。

温老爷本就是同进士出身,这温昌柏名次比他爹的还要高,二甲进士出身!

一门双进士啊,这名头可是是他们这些宾客当中,许多人所向往的。

温昌柏本就才二十出头,这个年纪中了进士可是了不得,未来仕途一片光明。

更别说还有温老爷的二儿子也是个秀才之名,小儿子据说已经考中童生,来年要是院试过了,也是个秀才。

眼见温家已经彻底成为了书香门第,甚至要更进一步,愈发的荣耀长兴。

所以此次,前往温家祝贺的宾客多了许多。还有的人家,已经心里计划着要和温家结亲了。

温家二郎已经成婚,温家三郎虽未成亲,却又是个庶出,现在也只有个童生的名头。

看来他们这一辈是不成了,只能往小辈打算了。

也不知道谁顺嘴说了句,今日满月宴的主角二姑娘是个福气深重之人,一出生亲爹就高中了。

其他的宾客也跟着有样学样的夸赞了起来,一个小姑娘,多夸几句又不会掉块肉,还能和温家卖个好,何乐而不为呢。

甚至崔家有一支在京城的人家,也来温家祝贺了,他们家老爷和崔氏的父亲算是堂兄弟,还是个官至五品的京官。

在一众小官中,已经是需要他们仰望的门户了。

这让崔氏更加红光满面,她就说她嫁对人了!

“是啊,我这小侄女,倒是个有福之人”出嫁不久的温家大姑奶奶温舒,满心慈爱的摸了下刚出生的二姑娘。

一旁的杜鞍会意搂住温舒“娘子不必羡慕,我们也努努力。”

周围都是宾客哄笑,闹的温舒瞬间就红了脸。

新婚燕尔,小夫妻正是甜蜜的时候,温老爷和温太太欣慰的点了点头。

杜家老爷是正七品光禄寺署丞,杜鞍虽然老二,不是长子,但好在年少有为,十七岁的年纪已经是个秀才了,还是禀生。

听杜老爷说,今年八月乡试杜鞍很有可能中榜,和自家大儿子也差不了多少。

温老爷心里想着,再次轻笑了声。

到取名字的时候,崔氏又糊涂了一回“不如就叫温以娣吧”

她听一个九品官的妻子说,在乡下,女方若是生了女儿,取个带娣的名字,下一胎保准是个儿子。

崔氏曾经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女,五品官的崔家又在现场。

所以,温老爷和温昌柏卖崔家一个面子,才会顺嘴问了下崔氏的意思。

可如今却弄的温家好生丢了脸面。

崔氏几乎被温老爷和温昌柏同时呵斥住了,刘氏也不悦的看了眼崔氏。

哪有亲娘给女儿取这个名字的,又不是那乡下人。

本来刘氏因着众人夸赞二孙女是个有福气的,都暂时不打算给老大纳妾了,现在看来…

老大媳妇不是想要儿子吗,庶子也是你的儿子。

韩妈妈打着圆场笑着说道“老爷和大爷听错了,我们大奶奶说的是缇字,温以缇”

说完,还指了指前面因光线照耀,正红色的绸子变成了橘红色。

韩妈妈在崔家呆了几十年,不说饱读诗书,但正常书写她都会,偶尔也会说出口几句诗词。

缇,是一种颜色。

温老爷和温昌柏神色这才舒展开来。

“缇,灵秀、温柔、美丽之义。好!温以缇,父亲觉得如何?”温昌柏思考片刻,便笑着问温老爷道。

温老爷满意的点了点头,他也觉得不错“就叫温以缇吧”

最新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