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见到顾云朝的时候,他正被一帮世家子弟围着欺负。
顾云朝是敌国送来的质子,彼时晋国国力低微,而顾云朝又是不受宠的太子,遂晋国便将他送来,美其名曰学习楚国的文化技术,实则任其自生自灭。
虽然顾云朝不受宠,但毕竟为名义上太子。因此这几年楚国对晋国也放松了警惕,甚至还给了不少好处。
但顾云朝就没这么好运了,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的质子,哪怕连皇宫里的一条狗都能上前咬他一口。
我向来不是什么心善之人,只是若是晋国太子在楚国皇宫内被欺负这种消息若是传出,必然有损于我皇室颜面。
“小德子,去把他带过来。”
我轻轻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顾云朝。
“是。”
不过片刻,小德子便把人带了过来。
“你就是顾云朝?抬起头让本宫看看。”
他不为所动甚至未向我行礼。
我轻笑,旁边的阿桃却按捺不住了:“大胆,见了公主也不行礼?”
他依旧没有动作。
阿桃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我用眼神制止。
这晋国太子倒是有骨气之人,先前我见过那老皇帝一次,两眼色欲,举止轻浮,完全没有一国之君的威严。
“你可愿意跟我回公主府?”
他终于抬头看我一眼,眼里却是防备与警惕:“公主此话何意?”
“放心吧,我对你可没意思,只是你也不想一直受到他们的欺辱吧,我可没时间每次都来上演美救英雄的戏码。”
他沉默了一瞬,最终还是低头妥协:“那就谢过公主了。”
我挥手:“小德子,你先带他回府,找个太医为他处理身上的伤。我去一趟父皇那。
“阿桃,你跟我走。”
“是。”
我到养心殿内的时候父皇正在处理朝中事务。
“儿臣拜见父皇。”
听见我的声音,他终于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我,眼里满是慈爱。
“挽晴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朕啦。”
我蹦到父皇身边,亲昵地挽住他的手:“父皇这话是什么意思,难道我平时不来看您嘛?”
我这话成功逗乐了他。
他笑了两声以后却看着我摇了摇头:“你呀,一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!说吧,今天来是有什么事?”
这话听起来虽然是在说我,但语气里透露出来的分明是宠溺,我冲他嘿嘿一笑:
“还是父皇懂我,今天我来也不是全然没事。那个晋国的质子我想带回公主府,让他做我的伴读。”
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:“这样也好,就让他待在你身边吧,对他好一点,可别欺负了人家。”
“父皇怎么不问我为什么?”
听完我这话,他却哈哈大笑起来:“我相信挽晴自有想法与道理,而朕相信你。从小到大,就你鬼点子多!”
我嘿嘿笑了两声,抱着他的胳膊晃了晃以示撒娇。
“好啦,朕可不吃你这一招,天色不早啦,朕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呢,你也早些回公主府。”
“那儿臣就先告退啦。”
第二章 伴读我到府里的时候顾云朝已经梳洗打扮好了。
不复刚才的孤傲,此时他双手抱拳恭敬的朝我行了一个礼:“公主殿下万福金安。”
我朝他看了一眼,并未叫他起身。
“你可愿做我的伴读?”
他有些吃惊的抬起头:“伴读?我还以为......”
“嗯?你以为什么?”
他却突然脸色爆红,连耳朵也透出些许粉色。
“没,没什么。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些事,先行一步。”
说完急急忙忙的向后院跑去。
而我也后知后觉想到些什么,霎时间羞怒涌上心头。
这个顾云朝究竟在想些什么,本公主才不屑于干这档子事!
“桃儿,走,送我回房。”
我气鼓鼓的冲回了房间,连晚膳都没用。
大概是碍于我伴读的身份,平日里总爱欺负顾云朝的那几人在明面上倒是收敛了不少,只是偶尔还会给他下点小绊子。
那些不怎么过分的,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。
毕竟我是楚国的公主,明目张胆的维护一个别国的质子也会惹来有心人的非议。
如往常一样,我带着顾云朝上学。今天夫子正讲到治国之道。
夫子讲课向来无趣,除了少数几位认真听讲的,多数都在浑水摸鱼,插科打诨。
所以当夫子问何为治国之道时,除了李尚书家的儿子其余的大多都装作没听见。
“那便由温言来讲述一番自己的看法。”
只见他自信起身:“治国之道,富民为始;富民之要,在于节俭。”
声音倒是如其名,轻声细语,温润如玉。
夫子又问:“可否具体而言?”
“这......”
只见他面露难色,支支吾吾却怎么也回答不上来。
夫子摇了摇头:“你且坐下吧,可否有人愿意再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?”
我欲起身,却被人抢先一步。
“夫子,顾云朝想试试呢!”
说话的是陈将军家的儿子,平日里就他欺负顾云朝最多。
但夫子并不知道这些事,只当是顾云朝脸皮子薄,不好意思自己举手发言。
“如此甚好,那就请云朝同学回答吧。”
我冷冷的将眼神瞥向那个姓陈的。
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欺负我的人,他这态度分明是不将我放在眼里。
我前脚刚把人带回公主府,后脚你就为难人,这不是在打我脸么?
接收到我的视线以后,他又迅速的收起了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,把头埋下不敢再正视我。
我冷哼一声,移开视线思索着也该给陈将军一点压力了。
还不等我回过神,一旁的顾云朝却先开口了:
“人君当神器之重,居域中之大,将崇极天之峻,永保无疆之休,不念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,德不处其厚,情不胜其欲,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者也......
“此乃借魏征所言,而云朝才疏学浅,尚未参透其中之意。望夫子谅解。”
虽是引用魏征之言,但仍能看出夫子脸上的满意之色。
“不错,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,治国之道确实在于民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但富民并不仅仅从节俭出发......”
《皇上的白月光以身殉国后》试读内容就到这里了,想看更多皇上的白月光以身殉国后章节,请持续关注乐子生活网!